
2017年12月19日 14:46 转自新浪看点
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”十几岁的毛主席为求学离开了父母和家乡,随后参加了革命,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,最终建立了新中国,然而与家乡这一别就是32年,在北京的毛主席甚是思想家乡的父老乡亲以及埋骨家乡的父母,1959年毛主席在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阔别32年的湖南韶山。
毛主席在故居
毛主席在看望故居。
毛主席和毛宇居
毛主席和他的启蒙老师毛宇居牵手同行,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,毛主席日后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,和他儿时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,毛宇居正是毛主席的启蒙老师,毛主席内心十分感谢他,一回到家乡就去看望了他。
毛主席祭奠父母
毛主席祭奠父母,毛主席在父母坟墓面前深深的三鞠躬,一方面表达致谢他们的养育之恩,另外也是对多年来没能尽孝道的愧疚之情。同时毛主席的嘴里还念叨着说“前人辛苦,后人幸福,下次再来看望你们”周围随行的人无不伤感的留下了眼泪。
毛主席祭奠父母
毛主席祭奠父母,在母亲坟前拔掉了一些野草。
毛主席和老乡
毛主席和父老乡亲的珍贵合影,听说毛主席来了,热情的父老乡亲都围了上来,当时毛主席还特意安排负责安保的罗瑞卿,不要阻拦乡亲们。
毛主席
毛主席看望小学生们。毛主席心里一直关心这家乡的教育问题,在乡亲们的陪同下看望了孩子们。
毛主席和孩子们
毛主席和孩子们亲切交流。
毛主席和乡亲们
毛主席在乡亲们家中做客,大家都认真的听毛主席讲话。
毛主席和孩子们
家乡的孩子们为毛主席系上红领巾,从照片上我们能看出,毛主席当时很开心,孩子们也都很开心。